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启动
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项目位于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崇川区,苏州市张家港市、常熟市。该项目位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至苏通大桥之间,距离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约20公里、苏通大桥约20公里。该通道的路线北起南通市沈海高速-沪陕高速小海枢纽,向西沿通启运河走廊敷设高速,在通富南路南侧接入过江段,连续跨越长江主航道及通州沙西水道后,在苏州张家港境内的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登陆,向南穿越南丰镇现代装配产业园、进入常熟境内海虞镇,与沪武高速设置枢纽交叉后,终点南接G204。常熟段全长约11公里,规划设置设大义枢纽、海虞互通(G346交叉处)和大义出入口(G204附近),服务常熟主城区、虞山高新园区和海虞镇出行。
张家港段涉及境内里程约10.4km,共涉及2处互通,1处服务区。在港丰公路设置一处互通为常南互通,在常阴沙设置一处服务区,在红旗路设置一处互通(与服务区合并设置)。
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缓解苏通大桥和沪苏通大桥的通行压力,更好助力长江经济带、长三角一体化和扬子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。
海太长江隧道新进展
近日,“江海号”盾构机主驱动成功运抵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现场。该盾构机宽10米,重230吨,自2024年10月底在长沙下线后开始拆解,各部件分段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,经历了“长途跋涉”成功运抵南通。随着主要部件陆续运抵施工现场,“江海号”也迎来了入地组装的关键阶段,预计2025年3月将在长江下进行超长距离的掘进施工。
海太长江隧道清洁能源供电工程风电并网
海太长江隧道清洁能源供电工程风电已并网,标志着全国首条“全生命周期”零碳隧道取得实质性建设进展。该隧道北接南通海门,南连苏州太仓、常熟。在隧道的建设期,减少化石能源使用,极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;在运营期,通过清洁能源、污染处置等方式,实现碳中和,并通过碳抵消、碳补偿等手段,实现隧道全生命周期近零碳排放目标。整个风光储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为2400万千瓦时,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,节约标煤92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.4万吨、二氧化硫排放约720吨,具有明显的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效益。
这些跨江交通项目的进展将使苏州人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,助力长江经济带、长三角一体化和扬子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。
- 常熟楼市
-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
- 海太长江隧道
- 清洁能源供电工程